-
埃及启动4000万美元土耳其塑料回收项目近日,在土耳其进行的巡回推介活动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管理局主席瓦利德·贾迈勒丁与土耳其HIPER Plastic公司董事长穆赫利斯·查拉尔共同签署了一项投资协议。根据协议,HIPER Plastic公司将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内的坎塔拉西部工业区,建设一个名为“Hyper Plastic”的大型塑料回收项目。项目核心规划:规模与环保并重 该项目规划详实,体现了现代化工业项目的高标准,项目总投资额高达4000万美元(约合20亿埃镑),规划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将分两期进行开发。 项目预计将创造700个直接就业岗位,为当地社区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此项目是坎塔拉西部工业区迎来的首个塑料回收项目,填补了该区域在塑料循环经济领域的空白。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先进的环保运营理念。 该项目承诺实现零排放运营,并将采用国际先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塑料包装回收技术。项目生产流程涵盖分拣、破碎、清洗等关键环节,并专门配备了用于处理PET、聚丙烯(PP)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专用生产线,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战略契合:推动可持续发展与产业集群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管理局主席瓦利德·贾迈勒丁对此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该项目的成功引进,完美体现了经济区在吸引综合性产业集群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动环境可持续性的双重战略重点。贾迈勒丁进一步指出了坎塔拉西部工业区的独特优势:“该区域拥有的世界级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已使其发展成为区域乃至全球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中心。此外,工业园区与附属海港之间的无缝衔接,为投资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全球市场准入便利。” 2025-10-09 【节能环保】 -
巴斯夫、保时捷、BEST,合作化学回收!2025年9月29日,保时捷股份公司(Porsche AG)与巴斯夫欧洲公司(BASF SE)携手技术伙伴BEST生物能源与可持续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一项报废车辆混合废料的回收试点项目。 该项目验证了汽车破碎残余物(ASR)中高性能塑料与可再生原料的可回收性。ASR成分复杂,含塑料、薄膜、涂料和泡沫残余物,目前仅能热回收。此次试点表明,ASR可通过气化技术(一种化学回收工艺)实现回收,并重新用于汽车产业链。 项目证实了塑料新来源和化学回收技术在零部件领域的应用潜力,目标是未来减少原生材料使用,提高车辆回收材料占比。作为项目一部分,化学回收材料已用于方向盘制造。 保时捷可持续发展负责人Robert Kallenberg博士表示,此类项目助其评估如何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并将化学回收长期纳入战略。保时捷正与伙伴测试新型回收技术,以提高回收料比例,开发新回收来源,探索废物流新处理工艺。 保时捷致力于在车辆中使用回收材料,实现资源循环闭环,已制定目标提高车辆生产中可溯源二次材料占比。此次项目评估了ASR作为未来回收来源的潜力,成为机械回收的补充方案,未来结合“质量平衡法”有望规模化应用。去化石化:全非化石气化工艺生产新型塑料 项目中,研究团队首次通过气化工艺回收纯汽车废料与生物质混合废物流。产生的回收原料(合成气及其衍生物)在巴斯夫一体化价值链中替代了化石原料。巴斯夫采用质量平衡法生产了方向盘所需的聚氨酯配方。 这项回收创新采用了BEST公司的现代气化技术,将塑料废料及其他残余物在高温下转化为合成气。 BEST公司合成气平台技术经理Matthias Kuba博士解释道,此前公司主要将生物质转化为化工原料,而在此次试点项目中,首次将气化技术应用于复杂塑料废物流与生物质的转化,生产出“合成原油”。这种化学回收方式在转化复杂混合废物流为高价值原料方面具有潜力,成为垃圾焚烧的替代方案。保持技术多样性 巴斯夫高性能材料业务部总裁Martin Jung博士表示,巴斯夫围绕塑料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开展行动,涵盖生产、使用与回收三个关键环节。巴斯夫提供多元化回收解决方案,坚信多种技术方法需相互补充。巴斯夫优先发展机械回收,并持续提升其效率;同时,根据废料类型与分拣程度选择最适合的技术。巴斯夫认为,化学回收等补充技术对推动循环经济、减少填埋或焚烧的塑料废料至关重要。为充分利用废料回收途径并推进技术发展,完善的监管框架至关重要。 2025-09-30 【节能环保】 -
年产600万套!智能化新生产线首胎正式下线近日,湖北金田轮胎有限公司年产600万套半钢轮胎项目实现首款半钢子午线轮胎顺利下线,标志着该企业正式进入半钢子午线轮胎的规模化生产阶段。 作为金田轮胎的重点项目,该生产线广泛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从原料配比到胎面成型均依托数字化系统实现精准控制。项目一期计划推出涵盖HP、UHP、HT及全地形系列在内的360多个规格产品,2026年二期投产后,产品线将扩展至雪地胎等系列,累计SKU预计突破500个,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据悉,此次下线的首款产品在滚动阻力、耐磨性和静音性能等方面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适配家用轿车与SUV等主流车型。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重点布局“全EV油电通用”产品线,HP与UHP系列覆盖13至22寸共200多个规格,全地形AT系列亦规划推出100余种规格,逐步构建“全EV、全AT”细分市场的产品竞争力。 从项目启动到首胎下线,金田轮胎围绕百余项关键参数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保障了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此次首胎下线,为后续产能提升与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 当前国内半钢轮胎市场结构性竞争加剧,新能源车专用轮胎与全地形轮胎成为新增长点。金田轮胎此时入局,既面临产能过剩与同质化挑战,也迎来产品细分与绿色智造的发展机遇,若能在技术工艺与市场定位上持续深耕,有望在中高端配套与替换市场中构建差异化优势。 2025-09-30 【轮胎】 -
投资一亿,年处五万吨废塑料再生项目落户钟落潭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无害化广州处理站内,一个年处理能力达5万吨的废塑料绿色再生项目即将启动。这座由广东省广业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业资源公司”)投资一亿元建设的工厂,将集分拣破碎、清洗、精细分选、热熔造粒功能于一体。 作为广东环保集团旗下重要的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平台,广业资源公司此次在钟落潭镇布局废塑料绿色再生项目,是对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深入实践。项目定位与规模 这一项目总投资额达一亿元,选址于白云区钟落潭镇无害化广州处理站内,占地面积预计将满足全套生产线的布局需求。 项目设计年处理废塑料能力达5万吨,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产出4.5万吨高品质塑料再生颗粒。这些再生颗粒可作为纺织、汽车、电子包装等行业的优质原料,有效减少对原生塑料的依赖。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废塑料回收利用产业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创新是推动废塑料回收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广业资源公司自主研发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CPDCC),能一步法将混合废塑料直接制成液化塑料裂解气、塑料裂解轻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技术突破为低值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问题日益重视,化学回收技术被视为解决废塑料问题的关键路径之一。广业资源公司的废塑料绿色再生项目,正是传统物理回收与先进化学回收技术相结合的有益实践。 2025-09-29 【节能环保】 -
Atrezzo 4S Ultra轮胎获《Auto Bild》全季轮胎测评“GOOD”评级9月26日,欧洲权威汽车媒体《Auto Bild》公布最新全季轮胎测试报告,赛轮Atrezzo 4Seasons Ultra轮胎以卓越表现荣获“GOOD”评级,成为本次测评中排名最高的中国轮胎品牌。 《Auto Bild》以其严格的评测体系与行业权威性,成为全球消费者选购轮胎的重要参考。此次测试围绕安全性、耐久性与能效表现等核心指标,对多款全季轮胎进行全方位严苛评估,并最终发布综合排名。 赛轮Atrezzo 4Seasons Ultra 轮胎凭借液体黄金技术和创新的花纹设计脱颖而出:安全性层面,它具有优秀的干湿地条件下的短制动距离能力、兼顾优异的抗侧滑过弯抓地能力,获得专家组的一致认可;经济性层面,它具有低滚动阻力与出色的耐磨性,能带来了更高的能效与更长的使用寿命;驾乘体验层面,优化后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了噪音,提升了舒适度。目前该产品覆盖13至21英寸规格,广泛适配于多种轿车、SUV车型。 赛轮集团表示,将继续秉持“做一条好轮胎”的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轮胎解决方案,助力绿色出行新时代。 2025-09-29 【轮胎】 -
知名胎企落子沂水,千万级智能化轮胎项目即将启动近日,山东通益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规划的年产1300万条高性能智能化半钢子午线轮胎及10万套工程轮胎项目,正式取得建设用地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这一总投资36.42亿元的重大项目即将进入实质施工阶段,成为山东省2025年重大项目清单中的亮点之一。 项目选址沂水县庐山高科园,创新采用“南北两区”协同布局。北厂区作为核心制造基地,新征600亩土地,将新建密炼、成型、硫化等完整车间,达产后可形成1000万条半钢胎及10万套工程胎产能。南厂区则通过改造闲置厂房,快速形成300万条半钢胎产能。这种“新建+盘活”模式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符合当前工业用地集约化利用的政策导向。 据悉,项目总用地面积1566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11.3万平方米,并规划建设检测车间及三座分拣车间,为产品质量与供应链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以“高性能、智能化”为核心的项目,生产环节将全面应用自动化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配方优化与结构创新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项目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性能轮胎的需求。 目前,项目已完成全部审批程序,即将全面启动建设。这一项目的推进,标志着山东轮胎产业在智能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业内专家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创造显著就业机会,带动橡胶原料、模具制造、智慧物流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巩固临沂作为全国重要轮胎生产基地的地位。 2025-09-29 【轮胎】 -
突破500km/h壁垒,国际胎企推出电动车专属赛道轮胎近日,比亚迪旗下仰望汽车宣布,其纯电超跑仰望U9 Xtreme(U9X)以496.22 km/h的极速成绩刷新全球汽车极速纪录,并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创下6分59秒157的单圈成绩。在这一突破背后,佳通轮胎为其配套定制的高性能轮胎提供了重要支持。 作为全球首款设计时速可达500km/h的电动车专用轮胎,GitiSport e·GTR² ᴾᴿᴼ由佳通轮胎与仰望汽车联合开发,专为应对极限赛道环境与电动超跑的高扭矩输出需求而设计。该产品通过优化轮胎刚度与胎体材料,提升抗冲击性和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性,从而在高速状态下保持稳定的抓地力与耐磨性能。仰望U9X采用前后等宽的325/35 R20规格,搭配低扁平比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车辆在复杂赛道条件下的操控稳定性。 佳通轮胎方面表示,该产品的推出是其在电动化、高性能轮胎领域持续投入的成果之一。作为一家拥有七十余年行业经验的国际轮胎企业,佳通依托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的研发网络,推动材料科学、AI仿真设计等前沿技术在轮胎开发中的应用,并通过数字化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从技术研发到量产的高效转化。 从行业视角看,随着电动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市场对高性能、高安全性轮胎的需求正逐步扩大。极速突破不仅是整车技术的体现,也对关键零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轮胎企业需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才能匹配电动车在瞬时扭矩、车身重量及能量效率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佳通此次推出的500km/h级轮胎,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电动车配套轮胎的技术发展方向,也为行业提供了高性能电动车轮胎的研发思路。 2025-09-26 【轮胎】 -
2026年起,韩国强制瓶装水至少使用10%再生塑料9月16日,韩国环境部称,政府内阁会议决定要求瓶装水和非酒精饮料生产商从2026年起在包装中使用再生塑料。 2025年2月,韩国环境部宣布将通过修订《促进节约和回收资源法》,加强对生产塑料瓶的公司使用回收塑料材料的要求,以减少整体塑料消耗。根据修订案,从2026年1月1日起,韩国瓶装水和非酒精饮料生产商必须在其包装中使用至少10%再生塑料。 具体来说,年消耗5000吨以上PET并生产最终产品的瓶装水生产业及其他非酒精饮料制造业,必须使用至少10%由废塑料制成的再生原料。全国约200家饮料商中,新规适用10家主要公司(含可口可乐韩国公司、乐天七星饮料、三多水矿泉水的生产商济州开发公司)。韩国环境部预计,此次法律修订将促使10余家瓶装水和饮料生产企业每年使用约2万吨再生原料。 此次修订将强制使用塑料再生原料的适用行业从PET原料生产商调整为最终产品制造商,是因为之前的规定仅要求PET原料生产商使用再生原料,但最终生产瓶装水、饮料的企业若不使用,政策的实际效果难以显现。 此外,韩国环境部还计划逐步增加PET瓶制造中使用的再生材料比例,到2030年达到30%,同时将强制要求的制造公司名单扩大至每年生产至少1000吨PET的企业。并且,韩国环境部还打算扩大再生塑料的应用范围,包括家用电器、汽车内饰部件以及化妆品容器等产品,以进一步推动回收材料的使用。 对于公众担心的再生塑料用于饮料瓶的安全问题,韩国环境部官员表示,政府研究已证实,只要按照环境部和食品药品安全部共同制定的回收标准进行加工,即使是彩色的PET瓶也可安全用于食品包装。标准的回收过程包括分类、清洗、粉碎和将PET瓶重新熔化成颗粒,然后进行安全测试,以确保没有有害物质迁移到饮料中。 首尔市政供水品牌“Arisu”早已顺应了这一转变。自2023年4月起,Arisu水开始采用再生塑料制成的容器进行包装,这证明了再生PET材料可以安全地大规模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包装领域。 韩国政府强调,这一规定符合国际上对可持续包装的发展趋势。 2025-09-26 【节能环保】 -
柬埔寨项目首胎下线!9月26日,福麦斯(柬埔寨)轮胎有限公司生产线全线贯通暨首胎下线仪式,在该司位于柬埔寨桔井省经济特区的生产基地举行。 据了解,该生产基地于2024年4月奠基,设计年产12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24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 投产后,该项目将成为柬埔寨重要的轮胎生产基地,可为当地提供约1500个就业岗位。 2025-09-26 【节能环保】 -
两项轮胎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认可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近日公布,轮胎行业有两项关键技术项目脱颖而出,均进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建议名单。此次入围反映出中国轮胎产业在绿色制造与高端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入围项目之一为“高性能轮胎关键技术及其绿色智能制造项目”,由中策橡胶集团等单位完成。该项目从轮胎整体设计与制造工艺入手,融合低滚动阻力、高耐磨等性能优化技术,并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节能降耗与产品质量提升,为我国轮胎绿色制造提供了示范路径。 另一项目“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熔体直纺关键技术及高端轮胎应用”,由神马股份、曙光院等单位联合完成。该项目攻克了高性能聚酰胺66工业丝连续聚合与直纺工艺难题,提升了轮胎骨架材料的强度与耐热性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前已应用于航空轮胎等高端领域。 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严格,注重创新性、技术成熟度及产业效益。两项轮胎相关技术同时入选,表明其在关键环节的创新成果已获得国家级认可,对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轮胎产业正向绿色化、高性能化加速转型。随着国内外环保法规趋严和市场对高端轮胎需求增长,行业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比拼。此次获奖项目分别从制造工艺与材料体系两方面实现突破,为中国轮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具备核心技术和绿色供应链能力的企业将进一步赢得发展主动权。 2025-09-25 【轮胎】 -
双星两大轮胎品牌上榜500强!9月24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办,以“全球关税壁垒背景下,亚洲品牌如何利用 AI实施营销战略”为主题的2025年亚洲品牌大会在香港召开。双星集团旗下两大品牌锦湖轮胎、双星轮胎双双入选“亚洲品牌500强”。锦湖轮胎凭借持续提升的品牌塑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位居轮胎品牌第二位;双星轮胎凭借在消费者群体中优秀的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位居中国轮胎行业第一位,持续领跑中国轮胎品牌。 今年是世界品牌实验室第二十次对亚洲品牌影响力进行测评。轮胎行业中,普利司通、锦湖轮胎、韩泰、双星轮胎、赛轮轮胎、玲珑六家轮胎品牌登榜,锦湖轮胎综合排名209位,比去年前进6位;双星轮胎综合排名305位,比去年前进5位。 世界品牌实验室是全球公认的三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总部在美国纽约,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教授倡议创建并担任首任主席,专家和顾问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世界顶级学府。“亚洲品牌500强”作为亚洲品牌界的权威榜单自2006年起每年发布一次,通过评估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亚洲领导力三大指标评判品牌的综合影响力,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已经成为彰显亚洲品牌形象的标杆。 双星是百年国企,有橡胶轮胎、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三大板块。2016 年起,建成全球轮胎行业首个全流程“工业 4.0”智能化工厂与全球领先的 AI 数字孪生设计平台,控股韩国锦湖轮胎,成为国家工信部全产业链试点示范企业,获“中国轮胎智能制造的引领者”称号。2024 年,“双星轮胎”成中国首个价值超千亿的轮胎品牌;2025 年,以 1162.08 亿元品牌价值蝉联“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领跑中国轮胎品牌。 锦湖轮胎是全球知名品牌,以高性能轿车胎闻名,全球有 5 个研发中心、8 个生产基地和强大销售网络,产品远销 180 多国。2018 年双星控股后,双方协同发展。目前,双星和锦湖是众多传统车企及新能源车企的主要供货商。 近年来,亚洲品牌影响力和潜力凸显。此次锦湖、双星蝉联“亚洲品牌 500 强”且排名上升,展现强劲竞争力。未来,二者将以创新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全球市场美誉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5-09-25 【轮胎】 -
孝感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揭牌,日处理能力达30吨近日,湖北孝感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在长兴路建筑垃圾场揭牌投入运行,每天可对30吨共计25个大类、50余个小类的可回收物进行分拣和压缩打包处置,实现“变废为宝”。 据了解,该中心由湖北河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行,采取“互联网+回收”的创新模式,通过前端密集投放的智能回收箱,实现“有偿回收,变废为宝”,进一步简化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流程,形成高效、完整的闭环运营模式,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投放在居民小区的智能回收柜可覆盖城区35万人口。今后公司将持续优化设备配置与运营管理,进一步扩大前端智能回收柜投放范围,提升分拣中心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社区及资源化处理企业的协同合作,不断完善绿色回收产业链。 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是我市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显著提升孝感城区可回收物日均处理量,减少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压力,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和打造“无废城市”提供产业支撑。 2025-09-25 【节能环保】 -
首发越南!山东中欧班列赛轮供应链专列正式启程9月19日,一列载有82个标准集装箱轮胎生产专用炭黑货物的山东中欧班列赛轮供应链专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鸣笛启程,驶向越南。这是赛轮集团与山东高速集团携手打造的首班发往越南的供应链专列,标志着赛轮全球供应链体系再添新通道。 本趟专列将经广西凭祥口岸出境,预计6天后抵达越南河内安员站,最终抵达赛轮越南工厂,实现原材料“门到门”直达供应,全面提升供应链效率。此次专列的成功开行,不仅为赛轮越南工厂提供了更加稳定高效的原材料供应保障,更将加速赛轮集团融入东南亚产业链集群,进一步提升在全球轮胎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越南工厂是我们在海外布局的首个轮胎生产基地”,赛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山东高速提供的山东中欧班列定制化供应链专列服务,我们实现了运输时效提升约50%,同时有效规避了海运波动、码头拥堵等风险,这将大幅提升我们的供应链韧性和运营效率。” 未来,赛轮集团将继续秉持“做一条好轮胎”的使命,充分发挥全球布局优势,持续优化供应链体系,创新物流模式,提升运营效率,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025-09-24 【轮胎】 -
佳通合肥新工厂亮相,规划年产能超2000万条轮胎9月22日,佳通在安徽合肥举行新工厂技术展示及经销商大会,首次向外界介绍合肥智慧工厂的建设进展。约600名经销商及行业代表参会。 该工厂为安徽省重点项目,总投资额103.17亿元,占地约1867亩,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厂区采用分区设计,涵盖办公、生产及预留发展用地。按照规划,新工厂将主要生产半钢和全钢子午线轮胎,设计年产能分别为2000万条和260万条,预计2025年底实现部分投产。 在参观环节,参会者观摩了智能化车间与数字化产线。据介绍,该工厂在关键工序已实现自动化,并建立了从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可追溯体系,旨在提升产品精度与研发效率。 现有合肥经开区的老生产线计划于2027年底停产搬迁,以实现产能的有序衔接。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相关轮胎配套需求持续增长。佳通新工厂的落地,有望增强其中高端轮胎,特别是新能源车配套轮胎的供应能力。该项目的推进也反映出轮胎行业在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方面的探索,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参考。 2025-09-24 【轮胎】 -
安踏携手赛隆科技推进鞋供应链废纺循环,助力绿色发展9月19日,安踏集团宣布与赛隆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推进鞋供应链废纺循环战略。此次合作将通过赛隆科技的T2T(Textile-to-Textile)纺织品再生技术,对鞋成品供应商在裁断环节产生的废纺边角料进行回收,转化为新纱线并重新投入使用,形成闭环的废纺循环体系。合作细节 在战略发布会上,安踏集团与赛隆科技签署了《绿色循环发展声明》,并计划首先在福建、河南、安徽、四川和河北五省的鞋成品供应商中推广这一废纺回收模式。预计到2027年,该模式将在安踏集团鞋供应链的所有成品供应商中全面铺开。此次合作覆盖范围广泛,是国内运动鞋制造供应链中最具渗透性的废纺循环体系之一。环保目标与技术应用 根据全球时尚议程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达9200万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采用T2T技术进行废纺回收,每回收1.3吨废纺料,便可生产约1吨再生涤纶纱线,减少约4.77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近471吨水,并降低67%的能源消耗。 安踏集团表示,推动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其核心战略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家供应商开始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与解决方案 鞋服制造业的废料多集中在上游裁断环节,这些废料成分单一、清洁,适合进行再生。安踏通过从供应链源头入手,利用T2T技术将废纺边角料转化为新纱线,实现了供应链的闭环。该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这一模式的成功应用,可能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并具备广泛的复制和扩展潜力,进一步推动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的绿色转型。 2025-09-24 【节能环保】
通知公告
轮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