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轮谈判在韩国釜山开幕新华社首尔11月25日电(记者陈怡 陆睿)当地时间25日上午,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韩国釜山开幕。来自178个联合国会员国的1400余名谈判代表,以及来自政府间组织、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媒体的2300余名代表参会。 中国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及有关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代表团参加会议。 塑料污染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也是历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重点关注的议题。2022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决定成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努力通过5次会议在2024年底前制定一项关于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前4次会议分别在乌拉圭、法国、肯尼亚和加拿大举行,会员国围绕如何有效应对塑料污染充分表达了观点和意见。 当天开幕的第五次会议是授权期限内完成文书谈判的最后一次会议,受到会员国和国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方对在釜山完成谈判抱有较高期待。 中国代表团表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塑料污染防控,通过系统性政策措施建立起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基础上,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谈判进程,与各方开展沟通和交流,推进会员国弥合分歧,努力为达成务实可行的国际文书作出积极贡献。 2024-11-27 【节能环保】
-
东粤化学20万吨废塑料项目明年初投产,年产值达12.43亿在广东石化项目旁边,今年开工的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起重机、吊车等46台大型机械与600多名工人“两班倒”争分夺秒地施工。项目计划明年初投产,预计年产值12.43亿元。惠城环保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 “惠城环保是青岛土生土长的企业,我们选择来广东,投资建立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把重要的工艺成果落户揭阳,是综合考虑了揭阳的区位优势、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东粤化学科研负责人张金庆博士表示,揭阳对发展绿色石化产业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来惠城环保青岛总部实地考察后,积极邀请将新工艺落户揭阳。 张金庆介绍,公司经过近8年的研发,首创“一步法”工艺,即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工艺,彻底颠覆现阶段处理混合废塑料的传统工艺。 “我们的技术是自主研发、国际领先,可以将混合废塑料直接制成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如丙烯、乙烯、丁烯、混合芳烃等。”张金庆解释,以往的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大部分都是“两步法”,流程长、损失大。而“一步法”缩短了流程,投资小、附加值高,且绿色环保。 该项目是惠城环保控股子公司东粤化学在揭阳投资建设,项目于2023年6月立项,2024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约215.39亩。为加强对项目的统筹协调,揭阳成立了东粤化学示范性项目建设指挥部。项目今年底可完成建设,明年初可投产,预计年产值12.43亿元,年纳税额2.65亿元。100万吨级的二期项目,覆盖全市废塑料处理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是揭阳发展绿色石化产业的主阵地,规划面积45.6平方公里,是广东省一次性审批面积最大的化工园区。 广东石化项目正是园区的“龙头项目”,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260万吨/年芳烃+120万吨/年乙烯,2023年全面投产,至今累计加工原油超3300万吨,完成工业产值超1900亿元,贡献税收约260亿元。 以广东石化项目为“超级链主”,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吸引了巨正源、伊斯科、纳塔等石化下游项目落户,力争实现基础化工产品就地供应、隔墙转化。东粤化学项目的落户,为当地绿色石化全产业链又补上一块重要“拼图”。 “20万吨级的首期工程是示范性项目,可以当作起点或者‘推进剂’。我们还规划了100万吨级的二期工程,投产后能够辐射揭阳市全域的废塑料垃圾处理,助力打造‘无塑城市’。”展望未来,张金庆满怀信心。 “未来,我们计划把项目推广到全省,建设废塑料绿色循环产业基地,则可回收广东全省的废塑料,进而再辐射华南甚至更广的地区,就相当于让广东站在废塑料污染治理的制高点上,推动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张金庆说。 2024-11-26 【节能环保】
-
韩国CJ,推出PHA吸管,可海洋降解11月20日消息,CJ生物材料公司最近完成了一系列成功的试验,利用新型PHACT™ PHA化合物CB0400A生产吸管。 CJ生物材料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沃本,是韩国CJ CheilJedang的子公司,也是聚羟基链烷酸酯(PHA)生物聚合物的主要生产商。 CJ通过使用其独特的无定形(aPHA)和半结晶PHA (scPHA)等级,成功开发了一种非常适合吸管制造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中使用的所有PHACT™等级都通过了TÜV Austria的OK可生物降解海洋认证,最终化合物的海洋降解性认证目前正在进行中。 CJ生物材料公司首席商务官Max Senechal表示:“市场越来越多地寻求安全、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的食品餐具应用解决方案,如吸管。PHACT™ PHA这些化合物可以满足特定性能属性的市场需求,例如更柔软、更耐用的吸管,也可以获得海洋降解性认证。” 与现有的可堆肥聚合物相比,新的CB0400A化合物利用CJ的无定形级PHA,PHACT A1000P,降低了吸管的脆性,增加了耐用性。在CB0400A中,aPHA与S1000P结合使用,S1000P是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一种新型半结晶级PHA。该化合物还扩展了可用于吸管制造的PHACT等级组合,该组合始于CA1270P,非常适合透明、工业可堆肥的吸管。 PHACT PHA由可再生资源制成,获得美国FDA食品接触许可,并被美国农业部生物优先项目认证为生物基产品。 2024-11-25 【节能环保】
-
总投资1.5亿元,“废塑料化学循环研发生产装备制造中心”全力建设近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出新型连续热解RPCC化学循环成套技术。这项技术在RDC(梯级减容高效液化脱氯技术)单元先将混合废塑料进行梯级快速液化的同时深度脱氯。接着再送往RPCC连续热解单元进行热解,获得的热解油经深加工技术生产出塑料单体的原料,进而生产出塑料产品,真正形成塑料—废塑料—烯烃—塑料的闭合循环。同时,RPCC技术也可以针对掺杂不同含量聚氯乙烯(PVC)的废塑料原料灵活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技术路线,其热解油收率可超80%。 该项目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新型“连续热解RPCC化学循环”成套技术,南京康发橡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承担“连续热解RPCC化学循环”成套技术设备的研发及制造,拟对康发橡塑原有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新建生产线,购置相关研发生产设备。中石化石科院连续热解(RPCC)技术示意图 该项目分两期投资,其中一期投资约0.3亿元,主要为建设一栋总建筑面积约4500㎡研发楼及新增部分配套产线;二期投资约1.2亿元,对原有约20000㎡多层厂房进行改造,并购置加工中心、数控镗床等相关研发生产设备,建设废塑料化学循环研发生产装备制造中心,组装生产线及零部件制造项目,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废塑料预处理、RDC装置等设备年产能60套。目前,该项目正在全力建设中。 2024-11-22 【节能环保】
-
日本啤酒大厂,启用生物基PEF啤酒瓶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报道,11月12日,荷兰生物基PEF生产商Avantium宣布与日本麒麟控股合作,探索将PEF在麒麟产品组合的瓶子和其他包装中的应用。 日本麒麟控股株式会社是一家啤酒、饮料和葡萄酒公司,同时也销售保健产品及药品,总部位于东京都中央区,并已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麒麟控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5年成立的日本啤酒厂,日本啤酒厂于1907年更名为麒麟啤酒厂。从那时起,该公司扩大了以发酵和生物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业务,并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制药业务,这些业务仍然是全球增长中心。 麒麟控股以Kirin Ichiban(啤酒)、Nama Cha(那玛茶)、Gogo no KōCha(茶)和Bon Rouge(葡萄酒)等品牌而闻名。十多年来,麒麟的研发团队一直在了解PEF。鉴于其卓越的阻隔性能、更高的机械强度和更低的加工温度,麒麟于2020年开始与Avantium合作,探索PEF在其产品组合中的潜力。在过去的三年里,Avantium和麒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致力于PET/PET多层应用、PET/PET共混和PEF单层评估。这些努力旨在验证PEF的可回收性、阻隔性和可成形性。结果很有希望。 因此,麒麟现在决定加强与Avantium的合作,将产品环境足迹评估扩大到麒麟集团产品的各种类型的容器。麒麟还为Avantium提供支持,帮助其将PEF回收整合到日本当前的PET流中,作为向日本PET瓶回收委员会(CPBR)申请流程的一部分。Avantium已经获得了欧洲PET瓶平台(EPBP)和美国塑料回收商协会(APR)认可的欧洲PET回收流中PEF的许可。Avantium和麒麟之间的合作证明了两家公司对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承诺。麒麟决定建立这一伙伴关系,突显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资源利用的共同愿景。麒麟研发部包装创新研究所总经理Masaki Nakaya评论道:“Avantium应用于CPBR将为日本饮料行业增添一种新的环保包装替代品。麒麟在可持续实践方面一直是日本领先的公司,例如通过开发使用可回收材料和生物基原料的可持续容器和包装。这一合作与麒麟的2050年环境愿景完全一致,该愿景旨在对自然和人类产生积极影响:它不仅将增强麒麟包装的可持续性,还将为我们社会的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Avantium亚洲业务发展经理Yuzhong Chen表示:“我们非常感谢麒麟支持Avantium在日本PET流中应用CPBR进行PEF回收。与麒麟集团合作是一种荣誉,麒麟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公司。将我们的植物性可回收PEF纳入麒麟的包装是迈向所有人可持续未来的重要一步。我们相信每个消费者都有权享受他们最喜欢的产品,因为他们知道包装不仅安全、高质量,而且对我们的地球也很好。” 2024-11-21 【节能环保】
-
2050年全球未妥善处理塑料垃圾量将增至1.21亿吨 为目前2倍据日本共同社及美国《国会山报》15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组成的团队14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表示,2050年全球未经焚烧、填埋和回收等妥善处理的塑料垃圾估算将达到1.21亿吨,是目前的2倍。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塑料垃圾总量为4.25亿吨,其中6200万吨(占比15%)未得到妥善处理。到2050年,全球塑料垃圾预计将增长至6.87亿吨,其中1.21亿吨将是未经妥善处理的垃圾。研究还显示,若强制回收至少含40%塑料制品的材料,并将以石油为原料的新塑料产量限制在2020年水平,未妥善管理的垃圾量预计可大幅减少至1100万吨。 研究团队还表示,这些被非法倾倒或露天堆放的垃圾将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快制定塑料污染治理条约。 2024-11-20 【节能环保】
-
界首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去年产值超337亿11月15日,由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主办,安徽阜阳界首高新区承办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双碳”战略大会在安徽省界首市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出席并发表讲话,有关政府部门负责同志、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循环经济重点企业高管等600余人参会。2023年,界首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产值超337亿 安徽是全国最早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省份之一。界首市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早,目前已形成再生铅酸电瓶、再生塑料、再生铜铝废旧新能源电池等循环再生利用产业,成为全国唯一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地区。2023年,界首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产值超337亿元。 近年来,界首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推进节能减碳,实现绿色转型,率先构建了完备的绿色低碳制造体系。全市共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绿色工厂8家、绿色设计产品1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5个、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1个,省级绿色工厂10家。 5月,安徽阜阳界首市新马塑料产业园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0万吨塑料颗粒、60万吨PET瓶片及50万吨塑料制品产品能力,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带动超6000人就业,对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推动界首建设“工业强市”具有重大意义。 “界首作为中国一个县级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出不懈努力,直接反映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双碳’承诺是认真负责履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10家企业获“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称号 大会还授予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塑料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企业,产品涉及PE、PP、ABS、PVC、PA等全品类的再生材料和再生改性材料,应用到汽车、家电、通讯、电子电器、日常用品、劳动防护等领域。 据安徽冠泓行政副总高森介绍,该公司具备每年回收再利用约15万吨塑料的能力,是国内第一家对通用再生塑料进行碳足迹认证的企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核算,可助力每年减少近30万吨碳排放、节省45万吨左右的原油资源、减少约200万棵树木被砍伐。 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用科技之手从废布料里变出亿元绿色产业。 “在回收端,我们回收纺织边角料、废旧布草、旧婴幼儿服装、旧校服等;在分拣端,我们建立了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在处理端,我们首创了废旧纺织品开松用油剂合成技术、废旧纺织品高效开松工艺技术和再生棉纺纱技术,提高了再生纤维长度,降低了长度分布范围,开发高品质再生混纺纱线,该产品2023年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天助纺织总经理高翔宇介绍,天助纺织形成了以废旧纺织品回收、开松、纺纱、再生棉抗菌纱线、织布、再生棉环保袋等为主导的产业链。 “我们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加速绿色转型升级,努力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新高地。”界首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永春说道。 2024-11-19 【节能环保】
-
福州新供再生资源:2025年底分拣中心5个,年回收废塑料约10万吨1家再生资源智能分拣中心每日最多可分拣60吨可回收物,年回收处理塑料等废旧物资2万吨以上;减少碳排放7.5万吨服务847万常住人口……。在福建省福州市当地供销合作社打造的智能分拣中心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达98%以上,推动当地再生资源利用与循环产业跑出加速度。废塑料PET智能分拣线:日均垃圾处理量15吨 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持续关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着力打造无废城市。在此背景下,福州市供销合作社依托下属企业福州物资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与国投(福建福州)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福州新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及管理运营绿色数智(福州)分拣中心,推动福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及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在绿色数智(福州)分拣中心,成千上万个饮料瓶等塑料制品躺在自动上料机上,等待被送入废塑料PET智能分拣线。经过除铁器筛选金属物品后,塑料废弃物将被全自动化传送机送入各个分拣环节。通过AI智能分拣机器人扫描,智能机械臂精准锁定目标,快速抓取指定物品,丢往相应料仓。 据悉,AI分拣机器人的准确率95%,连续作业时长可达24小时,有效提高了分拣效率。精细分拣后的塑料废弃物,将被打包运到下游深加工厂再次利用。目前,分拣中心日均垃圾处理量15吨。未来,日均垃圾处理量最高可达60吨。 “分拣越精细,回收利用率越高,价值也会随之增加。”福州新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甘云龙介绍,现阶段分拣中心承接全市高低值可回收物全品类分拣,每条分拣线均能够实现精细化分拣、分类及打包,对所有可回物应分尽分,“分拣后仅有1%至2%的废弃物被作为垃圾包处理。”新供再生资源:2025年底分拣中心5个,年回收废塑料约10万吨 在分拣中心内,福州市再生资源数智管理平台智慧大屏实时更新着回收重量统计、网点排名、实时回收情况、品类统计等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分拣中心的数字化智能分拣控制系统,有了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对各条分拣线进行调度和控制,还可以实时掌控区域作业情况,实现对作业过程在线信息记录、监管以及过程追溯管理等功能,让平台成为数字化分拣线的“智慧大脑”。 有了数智管理平台作“大脑”发布各项指令,分拣线、塑料运输车辆和环保驿站等“神经末梢”就能及时响应,多维联动。“再生资源数智管理平台+环保驿站+智能分拣中心”共同打造的完整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了科学管理、降本增效。 “数智管理平台所收集的各项数据也可为政府顶层宏观设计提供借鉴。”甘云龙介绍,该系统还接入福州市循环经济碳指数大数据平台,实时监管环保驿站APP回收系统及运输系统,统计分析再生资源的类别、数量,跟踪回收物流向,集回收、交易、物流等数据于一体,对福州市再生资源回收的全流程进行立体化、数据化、可视化展示。 据悉,预计到2025年底,新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将继续在福州市建设并运营再生资源分拣中心5个,预计每年回收废纸约8万吨、废塑料约10万吨、废钢铁约10万吨,为建设国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贡献供销力量。 2024-11-18 【节能环保】
-
日本帝人,海洋降解PLA!2024年10月29日,帝人前沿有限公司宣布在全球发布其BIOFRONT®PLA(聚乳酸)树脂,与传统PLA相比,这种生物降解树脂可在海洋、河流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更有效地分解。 帝人前沿公司在PLA聚合物中添加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加速剂,旨在提高水解速率,使细菌和真菌比传统PLA更有效地消耗和分解材料,但不会损害材料的结构完整性、结晶度或可塑性。与需要高温、高湿度条件进行分解的标准PLA不同,这种PLA在细菌和真菌密度较低的海洋、河流和土壤环境中降解更快。此外,还通过调整加速剂的剂量和配置,控制PLA分解时间,调整为所需的使用寿命。它有可能减轻塑料污染,特别是微塑料。这种PLA树脂应用广泛,可以与传统PLA聚合物一样加工,应用到包括薄膜、注塑产品、挤出物,以及纺织品和无纺布的纤维。这种兼容性使其成为希望在不牺牲制造效率或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环境影响的行业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这种PLA树脂另一个优点是,由于其加速降解,它有可能减轻塑料污染,特别是微塑料。此外,与石油衍生塑料相比,它以植物为基础,可以在其生命周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减少温室气体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努力相一致。 BIOFRONT®PLA现已完全商业化,在日本和世界各地都有销售。该公司计划继续开发生物降解材料,以帮助减少塑料的环境影响。凭借BIOFRONT®PLA,帝人前沿在全球迈向可持续和可生物降解材料的运动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11-12 【节能环保】
-
立邦与利安德巴赛尔共享进博时刻,探索行业包装可持续未来2024年11月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举办期间,立邦与利安德巴赛尔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旨在进一步深化在可持续包装领域的合作,致力于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立邦中国采购总部副总裁柏毅先生、立邦中国集团品牌公关中心总裁蔡志伟先生、立邦中国TU创新&研发总部总裁蔡永岳先生、立邦中国采购总部采购总监秦伟斌先生、利安德巴赛尔中国聚烯烃业务及合资管理副总裁付立民先生、利安德巴赛尔中国聚烯烃业务销售及技术支持总监刘洋先生、利安德巴赛尔中国可持续发展业务总监王晨先生代表双方出席签约仪式。立邦中国采购总部副总裁柏毅与利安德巴赛尔中国聚烯烃业务及合资管理副总裁付立民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将在原生和再生塑料的多方面应用中进一步深化合作。2022年,立邦与利安德巴赛尔率先将再生塑料带入行业产品包装领域。双方合作的循环塑料包装桶,采用CirculenRecover聚丙烯聚合物制成,通过高效的回收循环工艺处理塑料废弃物,从而实现较低的碳足迹,赋予塑料废弃物“第二次生命”。本次战略协议签署,双方计划进一步在原生和再生塑料的多方面应用中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为行业打造高性能、可持续、可循环利用的塑料包装,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2024-11-11 【节能环保】
-
盛禧奥的聚合物溶解回收技术获得美国专利11月1日,盛禧奥(Trinseo)宣布,其基于溶解的创新聚合物回收技术专利申请于2024年7月获得美国专利局批准。这一重要里程碑彰显了Trinseo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并减少塑料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机械回收方法往往难以处理混合和污染的塑料废物流,限制了回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Trinseo的基于溶解的技术通过从染料等复杂废物混合物中选择性溶解特定聚合物来解决这些挑战,从而生产出适用于各种应用的高质量回收材料。 基于溶解的回收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它可以处理更广泛的塑料废物,包括混合和受污染的材料,提高了回收能力。这种回收技术生产出具有与原始材料相似性能的高质量再生聚合物。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化石基原料的依赖,它显著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回收技术可以减少高80%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从废物流中回收有价值的材料来促进循环经济。 Trinseo的这项专利技术为玩具、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支持。这将有助于各行业拥抱循环经济并减少碳足迹。通过授权该技术,Trinseo旨在促进合作并加速采用可持续的回收解决方案。 Trinseo首席技术官兼首席战略官Han Hendriks评论道:“这项专利证明了我们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奉献精神。它补充了我们为开发和商业化先进回收技术而不断做出的努力。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我们可以为塑料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 Trinseo正在积极投资可持续解决方案,包括最近在荷兰Terneuzen曾开设的PC溶解设施,以及即将在同一地点启动的ABS溶解回收试点。此外,该公司还在意大利Rho经营一家PMMA解聚设施。这些举措展示了Trinseo在推动向循环经济转型方面的领导地位。 通过率先采用基于溶解的回收等突破性技术,盛禧奥正在为塑料行业及其他行业塑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2024-11-08 【节能环保】
-
全球饮料巨头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对二甲苯的PET瓶2024年11月开始,全球饮料行业巨头,日本三得利集团(SUNTORY)推出使用从废弃食用油中提取的对二甲苯(生物对二甲苯,Bio-Paraxylene)生产的PET瓶。 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生物对二甲苯PET瓶,与由传统的基于石油的原料制成的PET瓶相比,将有助于显著减少CO2排放。三得利集团计划生产大约4500万PET饮料瓶,并进一步扩展使用范围。 PET树脂是PET瓶的原材料,由30%的乙二醇(MEG)和70%的对苯二甲酸(TPA)组成。自2013年以来,三得利集团已在其天然水品牌PET瓶中使用植物来源的MEG。在这一新挑战中,该集团成功地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在商业规模上生产TPA。七家公司合作形成的供应链 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得利集团与ENEOS和三菱等公司建立了全球供应链,以采购来自废弃食用油的生物石脑油并最终生产PET瓶。生物石脑油可以通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制造过程等多种方式生产,随着SAF生产的预期增长,开发生物萘供应链的重要性也在增加。三得利集团旨在与各方合作,建立更为坚实的生物基PET瓶大规模生产体系。参与方在该项目中的角色 早在2023年9月,三得利控股公司就宣布与ENEOS公司合作,收集日本的废弃食用油。三得利集团还考虑利用这一合作,使用ENEOS可持续航空燃料工厂的生物石脑油生产生物基PET瓶,该工厂在2027年后计划开始运营。 根据2019年制定的三得利集团塑料政策,该集团计划到2030年全球所有PET瓶仅使用回收或生物基材料,并消除使用石油基材料。为实现这一目标,集团已在约20年的时间里通过2R+B(减量Reduce/回收Recycle + 生物Bio)战略努力减少PET瓶、瓶盖和标签的重量。三得利集团还通过与100多个市政当局和40多家公司的协议,在日本积极推广“从瓶到瓶”的横向回收,并在其产品中引入回收的PET瓶。截至2023年,三得利在日本销售的软饮料瓶中超过一半使用100%回收的PET瓶。通过多项举措,三得利集团将继续努力实现循环经济和碳中和社会。 三得利集团于1899年在日本大阪成立,最初是一家家族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公司,业务遍及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2023年的年收入(不包括消费税)为209亿美元。其全球41,511名员工利用日本工艺和全球品味的独特融合来探索新产品类别和市场。 2024-11-07 【节能环保】
-
高光谱成像技术,开启黑色塑料回收新时代在大多数塑料回收自动分选系统中,传感器通过分析材料表面反射的红外光来区分不同类型的聚合物。黑色塑料中的炭黑颜料会吸收绝大部分红外光。这样一来,近红外(NIR)分选传感器“看不到”黑色塑料,更不用说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分开。 目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要求制造商在新产品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再生塑料,但如果没有有效的黑色塑料回收解决方案,那么要达到相关要求将会变得更加艰难。高光谱成像技术 高光谱成像能够识别外观相似但化学结构不同的目标,打开了自动分选复杂废塑料的大门。每种物质有自身特有的光谱曲线,根据吸收或者反射的光谱便能确定物质的种类。高光谱成像便是基于此种原理。 传统的近红外(NIR)技术通常在0.9-1.7微米波长范围内,但由于黑色塑料的碳黑具有强吸收性,因此很难通过这种技术识别黑色塑料。而中波红外(MWIR)高光谱成像则涵盖了3-5微米的光谱范围,这对于探测黑色塑料来说非常有用。 在中波红外范围内,塑料根据其分子组成表现出独特的光谱特征。这些“光谱指纹”使 MWIR HSI 能够区分各种塑料,而不受颜色的影响。即使是近红外系统无法识别的黑色塑料,亦能通过这项技术精准辨识,因为黑色塑料的分子结构在中波红外光谱中以不同的方式反射光。MWIR 范围内不同塑料的独特光谱特征(图源:SPECIM)高光谱成像的应用 据SPECIM官网介绍,SPECIM FX50 高光谱相机为黑色塑料的分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它是市场上唯一一款覆盖 2.7-5.3 μm 整个中波红外(MWIR)光谱范围的高光谱相机,这是精确分选黑色塑料所需的。 芬兰 Specim 提供中波红外成像技术,据称可以对黑色塑料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图源:SPECIM) Specim FX50 可以快速、可靠地分选包括黑色塑料、橡胶、非黑色塑料和橡胶等在内的材料。Specim FX50 专为工业应用而设计,利用推扫技术高速精确识别塑料和橡胶,从而在传送带上实现高吞吐量分选。在现实场景中,它每分钟可处理高达 300 公斤的塑料薄片,准确率接近 99%,大幅提高分选速度和效率。 使用 Specim FX50 分类的 PS、ABS、PE、PA 和 PC 样品(图源:SPECIM)黑色塑料回收的新时代 在汽车行业,黑色塑料普遍被应用于制作仪表板、保险杠以及装饰零部件等。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有效分选,中波红外高光谱技术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其回收目标并减少汽车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在电子行业,从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黑色塑料外壳无处不在。借助中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回收商可以有效地从废弃电子产品中分类黑色塑料,帮助制造商遵守日益严格的电子废物法规。 食品包装行业也将从中受益。黑色塑料托盘通常用于盛放即食食品和其他食品。通过对这些托盘进行更有效的分类,中波红外高光谱技术有助于减少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的食品包装废物量。 2024-11-06 【节能环保】
-
大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开工央广网大连10月31日消息,大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项目开工活动在大连市普兰店区举行。开工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该项目为大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首个启动项目,计划投资2.04亿元,将依托园区固特异、章谷、国宏循环、科亚再生、启环装备产业园等项目资源,建立“政、企、研、用”高效协作,搭建统一的产业服务平台。建成后,可承接大连市全域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大连市落实国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实践,必将助力大连市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全市“资源回收、固废处理、能源利用”闭环产业链发展。 大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已被列入省工信厅重点项目。该园规划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投资总额约200亿元,实行分期建设,以“垃圾进,资源出”为目标,聚焦有色金属、塑料、汽车、电池等细分领域,立足打造再生资源“收、储、运、转、处、管、监” 全流程产业链条,“一站式”解决城市废弃物处理需求,致力成为立足大连、辐射东北,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标杆。大连三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部总经理杨钧壹向记者介绍,产业园包括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废旧家电及电子设备产品资源化项目、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废旧风力叶片资源化项目、废旧光伏板综合利用项目、固废RDF制备项目、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7个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300亿元,创造税收10亿元以上,直接或间接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个。 “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园区将构建“循环+”现代产业生态,打造“1+2+3”体系。“1”是核心,是循环再制造、再利用产业;“2”是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绿色先进制造业;“3”是大宗商品贸易、碳排放权交易、供应链物流”三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方大连三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斌介绍。 普兰店区副区长刘仁飞则表示:“该园以“数智赋能、绿色建造”为理念,聚焦城市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循环+”先进制造业、循环经济智慧服务和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四大领域创新,规划建设核心循环经济组团、绿色制造组团、生产性服务组团三大组团,智能分拣、拆解加工、精深加工、研发办公、管理服务、仓储物流、生活配套七大功能区,汽车、电力能源、有色金属、绿色循环、电子信息、电气机械、智能制造、综合创智、研发创新和生产性服务十大主题园,打通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内生循环,将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示范“五大效益”互补共赢。” 据介绍,普兰店区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2亿元,增长21.8%;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5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亿元。本次集中开工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8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亿元。 2024-11-05 【节能环保】
-
再投75亿,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加速扩大规模走进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内,每天都有超过200吨的汽车、家电、废塑料等种类的废弃物在此重获“新生”,再次融入下游产业。 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家集废塑料处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医疗废物处置、输液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以及循环经济科普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园。废弃回收资源在这里被科学处理后,大部分废旧金属、塑料得到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日前,记者深入这个产业园进行探访。再投75亿,加速贵州静脉产业园壮大 在撕钢机、抓钢机的密切配合下,一辆车被迅速拆解,单日可完成80辆报废汽车拆解回收; PP输液瓶袋回收清洗生产线上,历经9道工序,无污染的塑料输液袋、玻璃输液瓶经过粉碎、漂洗,瓶身、瓶口和橡胶被回收再利用; …... 据悉,整个静脉产业园有一套先进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回收拆解的每一台汽车、每一台家电等进行全流程追溯。产业园内拆解后回收的各类再生资源,通过企业自建的网上竞拍平台进行竞拍销售,销售到全国各地。 产业园一期由医疗废物处置项目、报废机动车拆解项目、废旧家电回收拆解项目、循环经济科普培训中心四个子项目组成,总投资2.8亿元,占地97.5亩。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35亿元、税收4300万元、利润5400万元,将为社会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 投建静脉产业园的贵州天之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如今正在规划建设废旧家具、废旧纺织品以及有色金属回收处置项目。“我们现有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550万台、报废机动车10万辆、医疗废弃物1.3万吨、废塑料3000吨、有机固体废物10万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再投资75亿元,为‘无废城市’建设添力。”该公司外联部主任黄海洋说。贵州众鑫达公司,年产6万吨再生塑料 在贵州炉碧经开区内的贵州众鑫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内,一垛垛难以降解的废旧塑料被机器粉碎为细小碎片,或被重新熔炼为颗粒状材料。“目前,我们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等认证,具备年产6万吨再生塑料的能力,再生产品可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等下游产业。”众鑫达再生资源公司总经理陈剑明说。 随着一家家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企业的不断落地,贵州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正在不断壮大。2025年,贵州省绿色经济生产总值占比50% 作为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贵阳进一步释放资源整合优势,除放大职能部门、企业作用外,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再上新台阶,构建覆盖城乡的废旧家电、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我们整合了240余家会员单位的1300余个回收网点资源,构建‘企协联动’资源回收体系。”贵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贵州一直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省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显著提升,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2024-11-04 【节能环保】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