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4年10期
P. 132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场救援,同时确保救援人员人身安全,救援方式可实 间必须采取加长风管的措施将洁净空气有效送至作业
际情况采取非进入式或进入式救援,若自身无法救援 面,以保证空气浓度,若在内部介质与空气会混合产
情况下,逐级启动专项、综合应急预案。当有限空间 生爆炸性气体会造成危险时,可先在空间内充填惰性
内受困人员所处位置与有限空间进出口之间通畅、无 气体置换后再进行通风作业。
障碍物阻挡时,救援人员将受困人员的全身式安全带 4.3 呼吸防护用品
通过安全绳素与有限空间外的挂点可靠连接,快速将 呼吸防护用品中具有滤毒盒及滤毒罐的均为过滤
受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 式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中具有呼吸面罩及自
当受困人员未佩戴全身式安全带,也无安全绳与 生氧或供氧功能的均为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企业对
有限空间外部挂点连接,或因受困人员所处位置无法 两种防护用品可根据现场使用环境、使用时间、使用
让救援人员在外部进行施救时,就需要救援人员进入 功能进行自行选择,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类如防毒面
有限空间内实施救援。实施进入式救援时,救援人员 具、防毒口罩,在氧含量合格且有毒气体浓度低于立
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全身式安全带、安全帽 即威胁生命健康浓度(IDLH)的情况下,根据有毒气
等个体防护用品,确保自身防护安全,严禁无防护开 体种类和浓度范围可以进行选择。其选用的滤毒盒或
展进入式救援。若现场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时,应及 滤毒罐应与防护气体相匹配。但滤毒盒或滤毒罐容量
时拨打 119 和 120,借助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有限,防护浓度和时间都有限制。考虑有限空间作业
决不允许强行施救。受困人员在脱离有限空间后,应 环境的高风险性和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局限性,一
迅速将人员转移至安全,空气新鲜处,进行正确、有 般不建议使用,例如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不适用缺氧
效的现场救护,以换救人员生命,减轻伤害。 环境、水下作业、逃生和消防热区用呼吸防护用品,
使用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作为受限空间防护使用,
4 防护用品的基本配备、用途及注意事 在有毒环境和本身缺氧的环境下会给作业人员和施救
项 人员都会造成危险,见表 4。
有限空间防护用品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作业过程中 表 4 过滤件的标色及防护
隔绝或消除有毒物质、保证作业人员的氧含量,应急 类型 颜色 用途
A 型 褐 防护苯、苯胺、四氯化碳、硝基苯、氯化苦等有
物资的要求为高效、合理、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机气体或蒸气
B 型 灰 防护氯化氰、氢氰酸、氯气等无机气体或蒸气
4.1 气体检测设备 E 型 黄 防护二氧化硫和其他酸性气体或蒸气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是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最 K 型 绿 防护氨及氨的有机衍生物
CO 型 白 防护一氧化碳气体
为常见的仪器设备,按传感器数量划分,可分为单一 Hg 型 红 防护汞蒸气
式和复合式,按采样方式划分,可分为扩散式和泵吸 H 2 S 型 蓝 防护硫化氢气体
式,可实现浓度实时监测及预警功能,便携式气体检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主要有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
测报警仪应按照周期每年检定或校准 1 次,量值准确 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3 类,
方可使用,如产品说明书标明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少于 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可以保证长时间正压式送风,
1 年,应按其要求执行。常见的四合一检测仪检测参 将有毒气体隔绝在呼吸器外部,可以采用电动送风或
数及量程范围一般如下 : ①氧气 : 0~25%(体积分数) 空压机送风,而自吸式长管呼吸器面罩内不能维持微
②可燃气(甲烷): 0~100%LEL ③硫化氢: 0~50(100) 正压,不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使用,见表 5。
ppm ④一氧化碳 : 0~500(1 000)ppm,在使用检测 4.4 其他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
3
仪前首先要查看检测单位为 mg/m 还是 ppm,按照限 有限空间防护设备还包括安全带、安全绳、防坠
制对照实际检测数据来判定是否安全。 器、通讯、照明等设备,安全绳和防坠器应固定在有
4.2 机械通风设备 限空间外可靠的挂点上,连接牢固。在易燃易爆环境,
机械通风是降低有限空间内危害气体浓度的有效 还应配备防静电服、防静电鞋,见表 6。
技术手段,应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进行机 综上所述,想要控制有限空间的风险,就要在企
械通风,在有限空间空气浓度达到要求时方可作业, 业层面建立起完善的有限空间管理体系,采用科学有
严禁纯氧通风,爆炸性环境应使用防爆电器,作业期 效的管控方法,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日常做好应
·80· 第 50 卷 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