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4年10期
P. 130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度制定工作,制定应具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涵 2.7 现场条件确认和全程监护
盖人员培训、人员保险缴纳、资质和作业审批、操作 现场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确认是杜绝违规违章
方案和应急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行为的关键措施。在作业前,监护人员(作业负责人)
2.3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和安全警示标志 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对通风、
企业应依次排查本企业的有限空间,发动全员开 检测等风险管控措施逐项进行确认,全部落实到位后,
展有限空间辨识,建立本企业独有的有限空间管理台 方可许可作业,在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
账。在辨识出的有限空间出入口的醒目位置设置安全 外全程持续监护,持续检测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同
警示标志及安全风险告知牌,以提醒人员在实际工作 时监护人员在因特殊原因离场,必须要求作业人员暂
中要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牌 停作业或安排替班人员全程监护,恢复作业前需重新
中的危险因素和管控措施要完善,同时注明相关责任 对场所进行气体检测。
人、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整体告知要符合实际,具有 2.8 防护和应急装备配备与使用
相关针对性。 有限空间企业应给所有参与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
2.4 有限空间安全培训 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及装置应满足国
有限空间企业强化人员培训,提升人员安全防护 家及行业要求且能够正常使用,气瓶、气体检测报警
意识是减少人员不安全行为,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 仪根据检验周期每年开展检验、检定或校准,相关人
段,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每年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开 员应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
展一次集中培训,人员较多时,可选取员工代表进行 备。
培训,培训完成后同步宣贯至每一位作业人员,每日 2.9 承包方安全管理
开展晨会时将培训内容进行告知,对于不识字人员的 企业应加强对承包方(相关方)的有限空间作业
培训可以留存相关视频进行留档备查,培训完成后对 管理,严禁以包代管,一包了之,在发包前应严格审
培训实效进行考评,确保相关人员均已具备有限空间 查相关方的资质、人员、保险、证件、施工方案,开
作业安全风险、作业程序和防范措施等技能及知识。 展风险告知,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应明确各自的安全
每次作业前应开展一次专项培训,所有作业人员、应 生产职责,职责分工应覆盖常态下的有限空间作业安
急人员均应参加,同时将作业情况报至直接管理人员 全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企业应对所有相关方的
或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应涵盖作业特性、人员分工、 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协调监督。
防护及应急器具使用、应急措施等。 2.10 应急预案与演练
2.5 有限空间物理隔离措施 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完善有限的应急预案并开展演
物理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未经许可人员擅自进 练,是杜绝盲目施救避免伤亡扩大的有效手段。有限
入有限空间,企业应在入口处设立牢固有效地隔离栏 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应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
或隔离围挡,同时可在物理隔离处设立锁定装置及预 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制
警系统,记录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人数及时间。 定,预案应细化救援程序和救援人员防护,确保救援
2.6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 人员人身安全。预案制定完成后向所有作业人员进行
有限空间企业可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特性,建立 告知培训,同时每年开展不低于 2 学时 / 人的再培训,
自身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审批表中要涵盖作业部 落实培训效果考评,每年开展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预
门、作业人员、关联的特殊作业、危险因素检测时间 案,每半年开展一次现场处置方案,在演练过程中验
及数值、作业前相应准备工作及措施、可能存在的危 证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与现场相背离或不符的
险因素和危害、同时经作业申请人、部门负责人、安 要及时进行修订。
全管理人员、批准人进行逐级审批,危害程度较高的
地点须经生产负责人、设备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公 3 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防控与事故应急
司领导集中会诊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未经审批通过 救援
的严禁擅自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单纯而又复杂,单纯的是作业
并不经常发生,完成即可长时间不开展或永久不再开
·78· 第 50 卷 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