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7期
P. 114
橡塑技术与装备
HINA R&P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图 13 加固后第 1 层主立柱应力云图
图 11 第 9 层主横梁位移云图(变形放大 21 倍)
集中处加入一个直角撑保障主立柱的安全性,同时为
了保障直角撑和主立柱的安全性,在主立柱内部焊接
一个十字支撑,如图 12 所示。
图 14 加固后第 4 层主立柱应力云图
3.2 钢架刚度优化
钢架主横梁挠度过大的原因是主横梁上载荷过大
且下方没有立柱进行支撑,因此考虑在主横梁下方添
加立柱减小梁的变形。根据结构刚度分析,分别在第
3 层和第 9 层的横梁下添加立柱,如图 15 所示,第 9
层由于第 8 层结构的限制,如图 3 所示,不能直接将
立柱放置于主横梁下方。
将加固后的模型模拟后得到如下模拟结果 :第 3
层主横梁优化后位移结果云图如图 16 所示,经过优化
图 12 立柱加固示意图 后主横梁的最大挠度降为 0.001 3,降低了 46%,大
l
根据模拟结果的应力特点对主立柱进行加固 :对 幅小于挠度容许值 V T = 400 ,并且由于该层挠度的减
1~3 层中间 4 根主立柱,将其厚度增加至 10 mm,并
小,主横梁的最大应力值也降为 179.15 MPa, 达到安
且添加直角撑和十字撑 ;对 4~7 层中间 4 根主立柱,
全标准 ;第 9 层主横梁优化后位移结果云图如图 17 所
保持立柱厚度不变,添加直角撑和十字撑 ;对 8~9 层
示,经过优化后主横梁的最大挠度降为 0.002 497,降
的立柱不做处理。 l
低了 1.3%,勉强在挠度容许值 V T = 内。
将加固的模型网格局部细化重新进行模拟后得到 400
如下结果 :第 1 层主立柱加固后的应力云图如图 13 所
示,忽略由尖角导致的计算应力奇异,经过加固后主
立柱的最大应力值降为 174.12 MPa,在设计强度指标
f=215 MPa 内 ;第 4 层主立柱加固后的应力云图如图
14 所示,经过加固后主立柱的最大应力值降为 115.97
图 15 第 3 层加立柱的位置(左)和第 9 层加立柱的位
MPa,在设计强度指标 f=215 MPa 内。
置(右) (高亮显示的立柱为添加的立柱)
7
·66· 第 51 卷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