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4期
P. 55
综述与专论
SPECIAL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如果电机功率因数为 0.85,每天工作 23 h,每年 素,导致交流电机效率较低,一般在 88% 左右 ; 3 级
工作 340 天(下同),则每年可以节电 83 万 kWh 减速机由于齿轮和轴承传动、搅油损失等因素,其传
以 上(1 250×0.85×23×340×10%);按照 0.75 元 /kWh 动效率只有 94% ;速比齿轮传动效率一般为 98%,变
的电费单价核算,每年可以节约电费 62 万元以上。按 频器效率为 97% ;四方面的效率累积,交流变频异步
照目前永磁电机的价格,投资回报期可以控制在 1.5 齿轮系统的效率仅为 79%(97%×98%×94%×88%)。
年左右。 而永磁电机无励磁损耗,在 20%~120% 负荷均为高
4.2.2 密炼机交流电机的置换 效区,使永磁电机的效率可达 97% ;行星减速机传动
密炼机交流电机一般都配备高压变频器,以完成 级数减少、搅油损失降低 , 其传动效率可达 98% ;速
密炼机的转速调整。与直流电机相比,其能耗稍低, 比齿轮传动效率为 98%,变频器效率为 97% ;四 方
故障减少,但是与永磁电机相比,仍然处于劣势,下 面的效率累积,永磁同步齿轮系统的效率可达 90%
面进行简单分析 : (97%×98%×98%×97%)。即半直驱驱动方案的效率比
(1)电机功率选择。置换永磁电机的功率按照与 传统驱动方案效率可提高 11%(90%~79%)。
交流主电机相同的功率选择。 (3)密炼机工作时负载是周期性变化的,包括投
(2)转速控制。置换永磁电机后,原交流电机的 料、炼胶、填辅料、排料等过程,每个周期约 180 s。
高压变频器的参数如果满足需要,可以继续使用,否 投料时,需要电机过载 2.5 倍左右,保持 10 s。所以,
则选用与永磁电机匹配的变频器。 电机工作时的输出功率、电流曲线都是周期性变化的,
(3)电压选择。在进行永磁电机置换时,电压等 而且要求电机设计时具备短时过载、不失步的能力。
级选择 10 kV。 同样也要求变频器的容量与负载、电机匹配,满足其
(4)电机外形尺寸及安装。永磁电机的外形尺寸 周期性变化和短时过载的要求。并且要求电机具备快
及地脚螺栓位置都与原电机相同,以方便安装。 速反转的能力,而快速反转是永磁直驱电机的巨大优
(5)节电效益。从目前已经置换的密炼机交流主 势之一。
电机情况看,永磁电机比交流电机节电 5% 左右。 (4)体积小、重量轻。一体式半直驱驱动采用紧
仍以 270 密炼机为例,每年可以节电 41 万 kWh ( 凑式结构设计,定子端部短、槽满率高,电机体积、
1 250×0.85×23×340×5%),每年可以节约电费 31 万 重量可较同参数 “ 交流 / 直流电机 +3 级减速机 + 速比
元,投资回报期可以控制在 3 年左右。 齿轮 ” 结构减小 30% 左右,节省设备的安装空间和厂
房建筑投资费用。
5 半直驱的优势及改造 (5)效益分析。除半直驱驱动方案的效率比传统
传统密炼机的驱动系统基本都是由 “ 交流 / 直流 驱动方案效率提高 11% 外,还有冷却器的节电、节水
电机(变频器 / 调速器) +3 级减速机 + 速比齿轮 ” 组成, 及齿轮油寿命延长等效益(总量按照效率提高 1% 核
由于传动环节较多,传动效率较低。目前,最新的密 算),则总的效益可以按照提高 12% 计算。仍以 270
炼机驱动方案调整为 “ 永磁(变频)同步电机 + 行星 密 炼 机 为 例, 每 年 可 以 节 电( 或 视 同 节 电 )100 万
减速机 + 速比齿轮 ” 的一体式半直驱驱动。与传统的 kWh 左右(1 250×0.85×23×340×12%),节约电费 75
传动方案相比,半直驱驱动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 万元。按照 “ 总投入一 ( 旧减速机、电机、电缆等折现、
(1)冷却效果好,噪声低。半直驱驱动方案采用 电机维修费用等 )” 的模式核算,改造的投资回报期在
夹套式水冷系统 , 与使用空水冷却器的变频电机相比, 2.5 年左右。
电机体积小,冷却效果好 ;没有冷却风机 , 噪声大大 根据上述分析,轮胎生产企业在新增密炼机时,
降低 ;无需外置的润滑油冷却设备 , 省掉了空水冷却 可以考虑半直驱驱动方案的选择,也可以根据实际情
器和油冷却器装置及其电机 , 可以节约密炼机耗电总 况,对在用密炼机进行半直驱驱动方案的改造,以降
量的 0.5% ;减少了冷却水用量,齿轮箱内齿轮油的寿 低能耗、提高综合效益。
命延长。
(2)传动效率高,能耗低。正常情况下,交流电 6 结语
机因为转子感应电流损耗、带载启动、波动负载等因 通过对串联式密炼机组优势介绍、上顶栓气改液
2025 第 51 卷 ·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