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25年1期
P. 81
橡塑科普知识
产。 3 胎体筒传递环
除现场解决外,为有效降低故障率,保证生产, 操作工在胎体鼓上完成主机部分物料的贴合后,
现场也可通过停机改造来预防此问题。如在传送带底 需要通过该部分将已完成的胎体(或称胎体筒)抓
侧加装一些用于限定传送带移动的尼龙压条(为避免 起,输送到成型鼓上。因传递环本身的抓取部件等精
损伤带子,尽量不使用金属材质,如图3)、在不影响 度较高,且频繁与物料等接触,故故障率较高于其他
使用的前提下适当加高或加厚摆动拍两端的挡边、定 部分。其上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当抓取部件抓住物料,
期对该位置传送带的情况进行空运行检查、在设备操 即将传送到成型鼓上的时候,因筒形物料尺寸与成型
[3]
作说明中重点强调反向运行传送带的后果等 。 鼓尺寸不匹配而产生碰撞,缠绕在成型鼓上,甚至可
能撕裂报废。
出现此问题时,现场一般为避免造成废料,操作
工以及现场维保人员会手动将已经变形的物料手动推
拉至成型鼓上,通过手动方法将物料形状纠正过来。
只有变形或撕裂特别严重的,才会考虑将物料报废。
此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耗费时间,尤其当物料变形比较
严重时,不仅处理时间长(大约0.5 h),往往也需要
更多人力帮忙。而当此问题出现频率过高时,会对生
产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如图4。
此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般为结构材料等不够牢靠,
或环上的动作件疲劳程度较高、易损坏。因此,除上
文提到的应急措施之外,对传递环本身进行结构改
图3 现场改造后,加有尼龙压条的传送带
图 4 该四鼓成型机某段时间的产量与发生该问题次数对比
造、更换易损件等也可大大降低该问题的频率。以该 经常发生动作的部件,材料更换为铁(如Q235A),
设备上扩口环、左右夹持环和中间环为例,可预防的 加大连接件之间的牢固性,避免因反复动作而造成的
措施有如下几条:第一,加强中间环上吸附钢丝结构 滑扣等现象;第四,将连接件上所有可前后调整的部
的磁铁的磁性,该方法既可避免筒形物料因过小而撞 分,其长圆孔上的螺丝垫片面积加大,此方法同样保
在成型鼓上,也可同时更好地保持胎坯形状,有利于 证了各连接件,尤其是螺纹连接处的可靠性。
提升出产胎坯的质量;第二,加大控制扩口环上,用 除对结构进行改良外,该部分的易损件也需在进
于扩张物料筒的气缸的行程,此方法可使扩口环在传 行停机维护保养时进行检查,例如气缸上用于控制行
递环整体抓取完物料之后,加大物料筒的开口大小, 程的锁紧头,该部分因反复且频繁地受到推力拉力,
使物料套进成型鼓这个动作更加顺利;第三,将所有 其完好程度需每次停机维保时进行检查,如有必要,
带有夹爪的连接部件,尤其是连接板、齿轮。涨套等 需及时进行更换。
2025年 第1期 总第565期 53